科创板开市五周年:改革再出发 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级提升
今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明确了板块后续建设和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中,擦亮“硬科技”底色;在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循环中,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支点”;在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中,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随着“科创板八条”落地落实,科创板从改革“试验田”成长为发展“示范田”可期。 “试验田”广结硕果 五年前,科创板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承载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初心,拔锚起航。 五年来,科创板积基树本,在“高标准、快推进、稳起步、强功能、控风险、渐完善”的工作思路引领下,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制度陆续落地、日臻完善,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本。 具体来看,首先,科创板构建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注册机制,交易所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职责。例如,形成“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增强了审核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科创板集聚优质科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加大“开门办审核”力度,增强审核主动性和服务意识,强化审核标准案例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交流等。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IPO审核作为全面注册制的试点,严格遵循板块设立的初心,从制度建设到实践检验、完善优化,始终坚持资本市场与中国科技发展历史阶段相适应、与提升全球竞争力相对接。 其中,设置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便是有力佐证。受益于此,中芯国际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云从科技等8家特殊表决权架构企业、华润微等7家红筹企业、君实生物等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无营业收入指标)企业得以在科创板上市。 截至目前,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已有19家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已有16家公司的35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表明科创板承担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试验田”责任的同时,更肩负了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持续推动资本要素向新产业领域聚集的重大使命。 其次,科创板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构建市场化发行定价制度。为了压实保荐机构“看门人”职责,在市场化询价、定价和配售机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强化发行端定价约束,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同时,支持发行人采取战略配售、超额配售选择权等差异化发行安排,鼓励引入发行人高管与核心员工认购安排,为市场引入稳定增量资金,促进新股上市后股价稳定。 再次,科创板创新交易制度试点,推动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例如,科创板在制度设计之初,针对性地对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进行了创新,涨跌幅限制扩大为20%、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设置适当的投资者门槛等举措,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此外,科创板在不断的制度完善中,创造了一众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模范”制度。例如,在信息披露制度上,精简优化发行条件,建立适应科创企业特点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发布专门的招股说明书格式准则,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增加行业特点、核心技术、未盈利及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企业风险揭示等针对性披露要求;在并购重组条件及标准、股票发行价格、审核程序与时限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安排,强调标的资产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且具有协同效应……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实践,科创板一系列制度创新,为推动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积累了经验。 助“硬科技”企业成长 五年来,在一系列创新性业务规则和配套制度“领航”之下,科创板始终坚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初心”,在支持“硬科技”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作用突出。 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年来,一批“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六大产业领域初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同时,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愈发显著,推动构建以行业“链主”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的矩阵式产业集群,助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科创板共计拥有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113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大主要生产环节,并不断向设备、材料等上游环节延伸。 截至目前,科创板已为573家“硬科技”企业提供超万亿元的直接融资支持;同时,助力220家次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约3130.9亿元。 借助科创板丰富多元的工具体系,人才和耐心资本加速集聚。据悉,科创板创设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为科创板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有效工具,目前板块股权激励覆盖率达到69%,涉及激励对象近10万人次。 董忠云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创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新使命和新任务。一方面,科创板可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科创板专注于支持“硬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五年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和服务科技创新成效不断显现。 在燕翔看来,科创板的发展壮大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更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证监会于6月19日发布“科创板八条”。 “科创板八条”紧紧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推出一揽子改革举措。具体包括,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完善指定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等。 燕翔表示,“科创板八条”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的定位,同时完善了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增强对“硬科技”企业包容性的同时加强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全链条监管,为科技企业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从实效来看,“科创板八条”开局见真章、显实效: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等具体细则或将于近期推出。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不仅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推动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不断成熟和发展,科创板将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董忠云表示。 本文内容来源于证券时报,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